张艺谋监制的《雪迷宫》热度反响平平,问题出在哪儿?

来源:人气:36更新:2024-09-10 16:30:02

《雪迷宫》没能接住《边水往事》。

据云合数据显示,上线6天的《雪迷宫》,正片有效播放的最高排名仅第四,其市场占有率为10.1%,只比完结多日的《边水往事》高出2.2%。而在剧集热度频繁破万的播出平台,《雪迷宫》站内最高热度仅有9117。

同为名导监制,同为“白夜剧场”新作,《雪迷宫》和《边水往事》其实颇具代表性。

两者风格迥异,分属悬疑赛道的两种不同路线。它们获得的不同市场反馈,或许正能回答“观众更爱看什么悬疑剧”这个问题。

01 慢热的《雪迷宫》

《雪迷宫》有着国产悬疑剧的通病——无聊

它的叙事节奏很缓慢,从故事走向到人物命运,都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。

故事主线是缉毒,开篇引入的“小白楼命案”也跟贩毒组织有关。但在缉毒、查案的主线中,导演加入了太多日常又琐碎的戏份,导致主线十分松散

或许是为了展示东北的地域特征,《雪迷宫》中有大量主角团用东北方言插科打诨、吃饭聊天拉家常的戏份。

故事开篇就发生了“小白楼命案”,但接下来的两集中,剧情并没有围绕查案展开。主角郑北(黄景瑜)去粤东请教授顾一燃(王子奇)当毒品专家顾问,这一情节花了大半集时间,命案进展为零。

顾一燃加入专案组后,导演加了一场郑北卧底与毒贩交易的戏份,但由于被对方识破,一顿操作猛如虎,主线仍然没有进展。

这边主线没进展,那边又开始拉起了家常——插科打诨、上课、吃猪肉炖粉条、吃东北大鸡架。

就这样,三集过去了。一看主线,基本还停在第一集的进度。

直到第7集,主角才查到贩毒团伙在通过出租车公司运货散赃,贩毒集团才慢慢浮出水面。对于一部32集的悬疑剧来说,7集已经接近22%的进度了,但整个故事似乎才刚刚进入正轨。

过于松散的主线,过多的琐碎日常,也导致《雪迷宫》的人物关系缺乏张力

以双男主或男性群像为主的悬疑犯罪剧,堪称CP温床。宿敌、BE美学、相爱相杀、相互救赎,观众很容易从各种人设与人物关系中得到嗑CP的灵感。《狂飙》《封神》和《九龙城寨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
《雪迷宫》中也有这样的人物关系。

比如郑北和顾一燃,前者有失踪的弟弟,后者则是想为死去的邻居姐姐复仇,两人成为了搭档。早死的姐,失踪的弟,破碎的他和他,符合相互救赎的CP叙事。

再比如郑北和姜小海,一正一邪,注定BE的宿敌。根据目前的剧情推测,姜小海很可能是郑北失踪的弟弟,这对注定BE的人物关系再添一丝悲剧宿命感。

人物设定都是有张力的,可惜被过于松散的情节稀释了。

同为一正一邪,《狂飙》中高启强和安欣的关系是慢慢递进的,命运是紧密缠绕的。曾经互相理解互相帮助,后来只能对立,这一组人物关系一直围绕着主线变化。

《雪迷宫》中,郑北和姜小海的关系则缺乏细节。

两人最初是工作关系,感情递进始于郑北救了姜小海的侄女。或出于感激,或出于自保,姜小海将郑北视为大哥,擅长“扮猪吃老虎”,郑北则对姜小海较为警惕,仍然怀疑他的动机。

但由于两人的对手戏过于分散,也没能和主线剧情形成有效互动,导致这对本有着戏剧张力的人物关系变得平平无奇。

有着强大的班底与不错的质感,但败在拖沓的节奏,《雪迷宫》大概是可惜的。

02 悬疑剧的当务之急

同为“白夜剧场”作品,《雪迷宫》和《边水往事》实际可以代表国产悬疑剧的两条不同路线。

《雪迷宫》算得上生活流悬疑剧,属于“悬疑+”路线。

实际上,《雪迷宫》的节奏缓慢,恰恰是主创团队有意为之。导演吕行拍过《无证之罪》,一部非常正统、类型化的硬核悬疑剧,但对于《雪迷宫》,他希望“让观众很好下饭”

为了达到“下饭”效果,所以加入那些插科打诨的日常戏。

编剧在采访中说:“我们能感到观众的生活压力很大,如果剧情压迫感过强,没有喘息的时间也会看得很累。所以我们选择加入很多轻松幽默的生活戏,与悬疑的强情节做一个对冲。”

但《雪迷宫》犯了天底下“悬疑+”剧集都会犯的错误——每个类型元素都没有执行好,悬疑线进展慢,生活线也不幽默。

“悬疑+”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是,要么在多个类型元素中取得平衡,要么将其中一个类型发挥到极致。《漫长的季节》算不上硬核悬疑,也充斥着大量日常戏份,但它将“生活流”拍到了极致,剧中对于时代进程与个人命运的描绘,足以打动观众。

曹保平监制的《边水往事》则是相反的路线,即回归类型化,没有加入太多其他元素,而是专注“犯罪”。

《雪迷宫》选择用大量的日常戏份去缓解悬疑故事带来的压迫感,《边水往事》则是紧紧围绕主角沈星的经历展开,主线清晰,节奏快,废戏少

开篇通过新人沈星的视角了解三边坡地区,再用不同的危机事件,展开对整个地区犯罪生态的侧写。

起码从口碑反馈上,《边水往事》和它所代表的强类型路线是更为成功的。

事实上,观察近两年的悬疑剧会发现,往往是那些简单的、类型化的创作更受欢迎。

《狂飙》,以安欣和高启强为主角,典型的警匪片模式,也有早年香港黑帮电影的影子。《新生》也算得上强类型剧,以诈骗犯罪为主线,经典的《天才雷普利》模式。

而专注“悬疑+”路线的剧集,很多都成了哑弹,《漫长的季节》终是可遇不可求。

悬疑剧之所以大规模走上“悬疑+”路线,正是因为单一类型元素的创作,面临过时的困境。《白夜追凶》《无证之罪》等多部硬核悬疑剧走红后,《隐秘的角落》将家庭伦理和悬疑元素融合,炮制出又一个爆款。

风水轮流转,或许可以说,悬疑剧的当务之急,是回归类型化。

03 打破大导迷信

《雪迷宫》和《边水往事》另一个共同点,则是同属大导监制,前者有张艺谋背书,后者是曹保平保驾护航。

大导监制这一现象,在电影圈十分常见。

编剧小海向搜狐娱乐解释,“大部分是两种情况,一种(大导监制)是对内容、制作和发行都有很大的话语权。如果一个项目有总制片人和制片人的情况下,还有监制,那基本都得听他的,只不过他可能不是出钱的人。还有一种只是挂名,收几百万监制费赚钱,参与度不高,借他们的名头推导演出来。”

如今,这股风也吹到了电视剧行业。“其实和电影一样,有的是真监制,有的就是挂名。”小海说,“剧集和电影现在没啥区别,但剧集更健康一些,创作空间大一些,行业生态更正常,所以资金会流入,钱更多,所以有很多大导愿意投入剧集创作。”

曾叮嘱章子怡不要为挣钱拍电视剧的张艺谋,不仅当起了剧集监制,还将亲自执导网剧。大人,真是时代变了。

但事实上,名导监制剧集,也算不上多新鲜的事。

早在2019年,就有一批电影导演做起了剧集监制——冯小刚监制《剑王朝》,管虎监制《怒晴湘西》,陈凯歌监制《民初奇人传》,陈思诚监制《唐人街探案》。

这背后存在强相关的利益关系。

导演所参股公司本身就是剧集的出品方之一,如《怒晴湘西》出品方之一七印象,其前身即管虎工作室;《唐人街探案》背后的壹同,即陈思诚持股公司;《边水往事》制作公司煅影炼金影业和标准映像,均是以曹保平为核心创立的公司。

监制自家公司的作品不仅顺水推舟,同时还能培养旗下的创作人才

《怒晴湘西》的导演费振翔师从管虎多年,也是七印象的股东之一。通过《怒晴湘西》冒头后,他执导了暑期档爆款古偶《星汉灿烂》,之后将继续和管虎合作《东极岛》——朱一龙吴磊主演。

通过网剧,陈思诚这几年培养了不少新人导演。如执导过剧集《唐人街探案》第一部的柯汶利和戴墨,之后分别执导了两部《误杀》。柯汶利的新作《默杀》也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票房黑马。

曹保平监制《边水往事》,与他公司旗下扶持青年导演的“新导演计划”有关。除了《边水往事》,该计划还推出过电影作品《不虚此行》,同样由曹保平担任监制。

对于名导来说,剧集创作算得上一本万利。平台需要差异化经营,需要争夺付费会员,愿意投入更多,所以剧集有资金保障和创作空间。

平台也需要知名导演的背书,尤其是悬疑剧这类更看中口碑的赛道。

但对于平台来说,名导监制却并非一本万利。如果仅仅只有“曹保平首次担任网剧监制”的噱头,《边水往事》大概也不会成为暑期档黑马。

悬疑剧的当务之急,仍然是回归好故事。


Copyright © 2021-2022 秋霞电影网